11月21日,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“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(第十三场),介绍2024年广西强化海洋资源要素,保障支持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。
广西拥有约7000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面积,以及1600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,分布着600多个无居民海岛,海洋资源得天独厚。今年以来,广西共获批4宗国管用海项目,累计获得用海批复面积达60547亩,总面积为2017年以来历史最高。核电项目用海事项取得实质性成效。白龙核电项目一期工程获得国务院核准批复,防城港红沙核电项目4号机组投产发电,1、2号机组用海变更事项进展顺利,5、6号机组用海预审延期事项获得自然资源部批复。
深海排放工程用海事项获得批复,涉及用海面积达3845.28亩。经国务院批准,自然资源部批复北海市铁山港工业区A5深海排放管工程(海域段)、龙港新区污水处理厂尾水集中深海排放管道工程(穿越航道段)海域段项目用海和铺设施工许可。航道、锚地等交通运输用海申报取得新突破,涉及用海面积达56701.63亩。其中,北海港铁山港20万吨级航道工程(外海至啄罗作业区段)项目用海获自然资源部正式批复,项目涉及面积33688亩,成为广西近年来获批面积最大的用海项目,全区用海要素保障工作取得重大突破。
2022年至2024年9月,广西获批复(出让)用海项目263个,涉及面积17.59万亩。批复用岛5个,涉及面积2.307亩;批复用海征收海域使用金11.96亿元,依法减免海域使用金1.73亿元。全力为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项目、平陆运河项目、龙门大桥、大风江大桥工程等重大项目提供精准保障。其中,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项目已经完成76台风机和1条220kV海缆建设工作(并网发电风机55台)。
广西在全国首创海域使用权与海砂采矿权“两权”联合出让,获自然资源部在全国推广。采用“海域使用立体分层设权”方式,解决项目用海重叠难题走在全国前列,为龙港新区玉林龙潭产业园、平陆运河有关工程交叉、重叠用海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。积极推动海域使用权不动产权证书与水域滩涂养殖证同步核发,促进用海审批质量和效率“双提升”。构建全区各级海洋主管部门、自然资源不动产登记协同工作机制,实现海域使用管理与登记数据实时共享,着力提升海域、无居民海岛登记和管理效能。
来源 | 南宁晚报·南宁宝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黎兆齐
编辑 | 李理
校对 | 卢小青
责编 | 刘晓婧
审核 | 农春雨
请输入验证码